我们的实施工程师最近接到一位山西印刷厂老板的深夜来电。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无奈:"张工,咱们那个ERP系统……能不能先停一停?厂里就二十几个老伙计,现在为了这个系统,天天有人找我诉苦。原本想着上个系统能规范管理,没想到他们真的学不会怎么用……"
这样的求助电话,并非没有先例。小微企业上ERP系统,往往比大企业面临更多挑战:人手有限、老员工多、整体文化程度有限、管理相对松散,抗风险能力弱。一旦在员工中推行遇阻,整个项目都可能陷入停滞。
所以,小微印刷企业在上ERP系统前,一定要想清楚这7个问题。
小微企业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。动辄上万的ERP系统,对大型企业可能是九牛一毛,对小企业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。在决定上系统前,先要算清楚这笔账:系统能否解决我们眼下最头疼的问题?是订单老是漏单?还是库存永远对不上数?如果只是追求“别人有我们也要有”,很可能会得不偿失。
其实,ERP系统恰恰是解决小微企业痛点的良方。当你在为找不到订单记录发愁,在为库存数据不准烦恼,在为生产进度不明焦虑时,一套合适的ERP系统能够实现订单全程可追溯、库存实时精准掌控、生产进度一目了然。这些看似琐碎的管理痛点,每天都在吞噬着小微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。投入一套ERP系统,实际上是在为企业"止血",让管理走向规范化、数据化。
小微企业往往一人身兼数职。老板既要管生产又要跑业务,车间主任既要调度又要顶岗。在这种情况下推行ERP,必须提前想好:谁来主导这个项目?谁是关键用户?如果只是指望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,没有内部人员全力配合,系统很难真正用起来。
这正是ERP系统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。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岗位职责优化,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。关键用户不需要精通技术,只需掌握本职岗位对应的系统操作。ERP的实施过程,实际上是在帮企业梳理业务流程,让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。当系统真正用起来后,反而能解放人力,让员工从繁琐的手工记录、重复对账中解脱出来,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。
"我这样干了二十年都没出过问题,为啥非要改?"这是小微企业中老师傅们最常说的话。他们靠着多年的经验,用自己熟悉的土办法把活干得漂亮。突然要他们对着电脑屏幕操作,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。
ERP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老师傅的经验与现代管理方法完美结合。系统不会取代老师傅的技艺,反而能让他们的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。通过系统的工作流程,新员工可以快速掌握标准化操作,而老师傅的独门诀窍也能通过系统记录下来,成为企业的知识财富。好的ERP系统还会提供多种操作方式,既支持电脑端也支持移动端,让老师傅们可以选择自己习惯的操作方式,循序渐进地完成向标准化操作的转变。
小微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。客户一个电话,马上就能调整生产顺序。如果上了系统后,每个环节都要走流程、等审批,反而可能失去这个优势。
实际上,专业的ERP系统不仅不会削弱企业的灵活性,反而能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。通过系统的订单跟踪功能,业务员可以实时掌握订单状态,快速响应客户查询;通过库存管理模块,采购人员可以精准把握物料需求,避免停工待料;通过生产调度系统,车间可以灵活调整生产计划,应对紧急订单。ERP系统提供的是规范化的管理框架,而不是僵化的操作流程,它帮助企业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,建立起有序的管理体系。
产品数据、客户信息、供应商资料……这些基础数据的整理录入,是个既繁琐又费时的工作。大企业可以抽调专人负责,小微企业却很难腾出人手。
上线ERP系统前期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,同样,这个环节也能体现ERP的价值。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模板和导入工具,大大降低了数据准备的难度。在实施过程中,实施顾问会指导企业如何分阶段完成数据准备,先从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开始,再逐步完善其他数据。系统上线后,数据维护工作就变成了日常操作的一部分,员工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自然就完成了数据更新。更重要的是,一旦数据录入系统,就能实现各部门共享,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。
大企业有专门的IT团队,小微企业却要完全依赖软件公司。系统出现问题时,最担心的就是服务响应不及时,影响正常生产。
专业的ERP服务商理解小微企业的这一痛点,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。从系统实施开始,就有专门的实施顾问全程跟进以及培训;系统上线后,提供多通道的的售后服务。所以在选择ERP系统时,不仅要看软件功能,更要考察服务商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口碑。